女性在怀孕期间是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,而在春节期间,准妈妈更是需要做好防护,保护好自己和胎宝宝。
那么准妈妈们如何正确健康地度过春节?当临产遇上春节,准妈妈该怎么办?安琪产科专家来跟大家聊一聊!

春节遇上产检,去不去?
春节到来,人员流动随之增加,而且今年疫情反复,很多准妈妈问,春节期间产检还去吗?
其实,在春节期间,准妈妈需要减少出行,但有些产检是不能避免的,因为关系着胎宝宝的健康诊断,比如11-13周+6天的NT检查,22-24周的四维排畸,30-32周胎儿发育情况筛查,以及36周后孕晚期检查,即使是春节期间,也不能错过这些关键的产检节点。
而且医院相对来说,防控措施到位,准妈妈大可不必担心,但在去医院的途中应选择自驾方式,戴好防护口罩,注意手卫生等,能够有效地防护。

买年货,还能不能凑热闹?
年底商场活动多,准妈妈很难忍住不去买买买。但要知道,商场人多空气差,再加上今年特殊的疫情环境,人多的地方容易传播疾病,对于准妈妈来讲是很不友好的。
所以,不去人多的地方聚集,即使需要添置宝宝用品,让家人去就行了,自己就别亲力亲为了!更何况,商场很容易发生碰撞,万一有什么意外,后悔都来不及,所以准妈妈,尽量不要去凑热闹。

赶上春运,能不能回家?
春运对于各位准妈妈来讲,无疑是一次特别的经历,而最担心的就是在这或长或短的旅途中,宝宝和自己能否吃得消。
要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回家。出行前,准妈妈要咨询医生的意见:是否适合长途跋涉。归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,及时做好手消毒,尽量选择自驾,减少公共交通出行,为健康出行提供安全保证。
如果准妈妈已经准备回家,而且路程比较远,一定要及时排尿,自驾的话每隔2~3小时到服务区休息或者下车活动一下。憋尿对胎儿不好,膀胱太充盈了会压迫胎儿的头。
以上是准妈妈们需需要注意的,那么,如果正好在春节期间临产了,怎么办呢,首先,需要正确get到临产信号,宝爸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,从容带宝妈入院。
您如果是安琪会员,可以随时与您的专属客服联系,她们会为您安排好入院相关事宜。下面就跟大家讲讲,哪些才是真的“要生了”的标志。
1.羊膜破裂
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破水了”。正常情况下,破水发生于第一产程宫口近开全或开全时,随着宫缩持续增强,子宫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加,胎膜自然破裂,前羊水流出。如果在临产前就有破水的现象,则被称为“早破水”。
如何应对:
当宝妈出现“破水”时,应立即停止走动,保持平躺,注意抬高臀部,避免增加腹压;同时保持外阴清洁,使用干净的、消毒的毛巾垫在外阴口,降低感染几率,千万不要洗浴。
注意,”破水“后无论有无宫缩,必须立即赶往医院就诊,必要时可以叫救护车。
2.见红
当宫颈内口附着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,毛细血管破裂而少量出血,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排出,称见红,这也是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的征象。
”见红“一般在分娩发动前24—48小时内,当然也有个别妈妈会在“见红”后的几天甚至一周左右的时间才会临产,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。
如何应对:
发生”见红“时,宝妈不要太着急,只要流血量不超过月经量,胎动正常,就不必着急去医院,可以选择留在家里观察;如果出血量超过生理期的出血量,或者腹部出现有规律的疼痛时应该去医院。
3.宫缩
规律的子宫收缩阵痛,刚开始可能是每10分钟会痛一次,每次持续10-30秒,慢慢变为6-8分钟一次,疼痛时间也会延长。
如何应对:
感受到子宫收缩阵痛以后,可以在家先观察阵痛的间隔时间和强度,临产前的阵痛和频率是渐进性的,初产妇和经产妇也不一样。
一胎妈妈可以在出现5-1-1规律性宫缩,即5分钟疼1次,每次疼痛持续1分钟,连续一个小时呈现这个情况的时候出发;远一点的,可以在阵痛每10分钟一次的时候就出发。
二胎妈妈,产程往往要快一些,出现规律宫缩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预产期只是一个预估的生产日期,并不是绝对的准确,宝妈们要时刻留意身体的变化,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在这里
安琪祝所有的准妈妈
春节快乐
顺利迎接牛宝宝

